杜祥琬,1938年出生于河南南阳,是中国著名的应用物理学家和强激光技术及能源研究专家。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和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此外,他还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以及俄联邦工程院的外籍院士。
杜祥琬曾领导了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开创性研究工作,也曾作为"863计划"激光组的首席科学家,制定了强激光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规律和技术突破。他提出的综合实验研究方法成功解决了多相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的新型强激光技术步入世界前列。他的科研成就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特等奖。
杜祥琬还投身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咨询研究,担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记者:我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意义和可能性如何?
杜祥琬: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利用应当成为现代化的必要标志。垃圾分类和"无废社会"的构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工具,能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首先,它可以改善环境,减少地表水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其次,废弃物利用能催生环保新兴产业,如钢铁回收,降低对外依赖度。再者,它有益于社会,保障公民健康,促进社会稳定,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记者: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哪些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杜祥琬: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的"零废物计划"、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和新加坡的"零废物"愿景,都与"无废社会"的目标一致。瑞典通过垃圾再利用和焚烧发电,已将垃圾填埋比例降至1%。美国WasteManagement公司则采用"三驾马车"模式,整合垃圾收集、焚烧和回收。这些经验告诉我们,需要顶层规划、法制建设、市场机制、技术创新、公众教育和国际合作来实现零废物目标。
记者:您认为我国当前在"无废社会"建设中面临哪些挑战?对此有何建议?
杜祥琬: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化利用率低、产业发展不足、法律制度不健全、创新力不够和社会参与度低等。建议从顶层规划入手,将其纳入政绩考核,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制度,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监管,设立专业机构;并强化数据统计等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