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未来趋势:吴晓青部长论低碳经济对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键作用

您好,欢迎光临爱店加盟网!
项目库 资讯库 排行榜
冒大仙冒菜帽牌货冒菜贝克汉堡
首页 > 今日头条 > 人物 > 探讨未来趋势:吴晓青部长论低碳经济对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键作用
探讨未来趋势:吴晓青部长论低碳经济对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键作用
194柯蓉 | 人物

中国已明确提出其减排温室气体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构建以低碳为特点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以及推动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此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低碳”在全球变暖的挑战中究竟能发挥何种作用呢?对此,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分享了他对“低碳”经济对未来影响的见解。

吴晓青副部长指出,化石燃料的大规模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类关注,特别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提升能源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于是,“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等新理念和政策应运而生。如今,低碳经济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路径,既是发达国家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内引领世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适应低碳经济的能力。低碳时代的来临已成定局,这场以低碳技术与产品为核心的国际竞争中,先行者将主导全球经济潮流,并可能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赢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抉择不仅影响自身的竞争力与前景,也将影响全球的未来。我们的目标已经设定,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实现这一目标,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

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对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资源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将加剧,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变暖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实现社会经济目标,解决当前的环境和发展冲突,发展低碳经济是最优选择,这既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能推动环保,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应对低碳经济调整的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低碳技术的发展与支撑能力、完善的低碳发展标准和规范、适应低碳经济的制度准备,以及健全的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然而,根据我国的现状,这四个方面都有待加强。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我们必须调整现有的发展模式,强化上述四个领域的能力建设。

发展是首要任务,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至关重要。有人提出“立足当前,瞄准高端”,吴晓青认为这准确反映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需求。目前全球尚无现成模式,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同时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标识和产品认证制度,推动低碳消费模式,激励企业加速低碳产品研发;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反映市场供需、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体系;改革资源税制度,将碳税纳入环境税,以部分反映化石能源生产和使用导致的气候变化等外部成本,其征收方式可参照当地对污染物的征税方式。

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难以摆脱对资源和能源消耗的高依赖。跨越资源和能源瓶颈是主要挑战。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低碳技术的发展将面临诸多困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模式转变的长期制约因素,大量的能源消耗不可避免,技术总体水平落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障碍,而“锁定效应”则是潜在的风险。

“锁定效应”是指基础设施、设备以及个人耐用消费品等,因其使用寿命长,一旦投入使用,就很难轻易废弃,从而使得技术和投资被“锁定”。以建筑为例,目前95%以上的建筑是高能耗的。如果未来状况不变,大量高能耗建筑一旦建成,短期内改造将十分困难。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过渡到低碳未来,我们必须避免今天的投资决策导致高碳排放的锁定。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立足实际。例如,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先行;增强自主创新,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品;运用政策手段,推动低碳制度创新和法律体系建设。这些领域都有巨大的改进空间,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推进。

环境保护部吴晓青副部长

有人将低碳经济概括为“三低模式”(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涵盖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创意、研究、投资、生产、销售、服务、回收等各个环节,以及产品的社会环境。这意味着低碳经济几乎涉及所有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在产业的各个环节体现低碳理念和模式,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入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寻找节能途径,将低碳理念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然而,低碳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手段,它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起到引导和基础性作用。我们不能盲目追求低碳这一结果。

低碳理念正在从经济层面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涉及到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推广低碳生活的进程中,政府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推动者和倡导者。政府应结合节能减排工作和国家总体部署,鼓励科研机构和专家深化低碳经济研究,鼓励城市建立区域性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开发低碳居住空间,试验低碳公共交通系统等,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倡导企业和公民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实践低碳生活方式,尤其是摒弃那些以大量消耗能源和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和“奢侈消费”。

环保品牌:http://www.adjm.cn/jingpin_huanbao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遇到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热门项目